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宁德华 胥志忠:决心·决战·决胜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1年07月27日 浏览:2930 原创

脱贫攻坚,时代壮举。

2020年11月初,受利津县文联、利津县扶贫开发办之命,来明集乡采访脱贫攻坚战况。

初冬时节,明集乡的农民收获完秋天的丰硕,没有开始“冬闲”,而是进入了“冬忙”。

大棚里,热火朝天。有的为土地翻耕消毒,有的对幼苗进行管理,还有的对即将采摘的西红柿采取保暖措施……

养殖场,一派繁忙。准备出栏的肉牛正在体检,成长的肉鸡只顾低头吃食,肉羊养殖场正在迎接新一批育肥羔羊……

广袤的明集大地,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更让明集人高兴的是,过去“贫穷的冬闲”,现在已成为“致富的繁忙”。

明集乡扶贫办副主任王文芳介绍脱贫攻坚情况:

“全乡35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低保户78户,因灾致贫户47户,因病致贫户64户,残疾贫困户110人……这些贫困户分别由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负责。这些责任人,男40人,女34人;50岁以上的14人,30岁以下的8人;31岁到49岁的最多,52人。我们根据每个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安排较为合适的帮扶责任人,根据每个责任人的不同情况安排相应合适的贫困户,让我们的扶贫,精准,再精准。”

我听着介绍感慨地说:“你们的工作做得真细啊,真是太用心了!”

王文芳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不用心不行啊!”

3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17颗充满希望的心,心心心想好日子。

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74颗滚烫的心,心心心系贫困户。

2018年4月30日上午9点,明集北张72烈士陵园,利津县明集乡党委书记张俊发,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宝光,带领72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面对72烈士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脱贫攻坚队伍,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牢记责任,服从大局,扎实工作,不辱使命,保证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明集乡,利津县的“红色乡镇”。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明集这一方热土,孕育了利津县第一位农村党员张凤山、“革命妈妈”郭景林等数不清的热血儿女,安葬着为抗击日寇而英勇牺牲的72位烈士……明集,为抗击日寇和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盐碱等种种原因,明集乡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5户、贫困人口917人,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

明集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胜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精心选拔了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面对72烈士立墓下了铮铮誓言:奋战3年,帮扶全乡贫困户全部脱贫致富。

明集乡拉开了脱贫攻坚战的序幕。

党委政府一声令下,从党委书记、乡长到一般工作人员,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官职大小,74名帮扶责任人个个认领了帮扶“责任户”,人人签订了帮扶责任状,立即走进贫困户家中,面对面了解情况,心贴心进行交流,精心制定脱贫措施……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帮扶责任人走进贫困户家中商讨帮扶措施时,有的贫困户却不欢迎,吴凯亮就是其中之一。

吴凯亮,孟家村村民,是尚育兴的帮扶“责任户”之一。

尚育兴,明集乡人大主席团原主席,今年53岁,一级主任科员,在全乡74名帮扶责任人当中,他的年龄之大是数得着的。但他不服老,不卖老,和年轻人一样奔波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用真心,出实力,全力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渡过难关。尚育兴走进吴凯亮家中,坐到炕沿上,和躺在炕上犯愁的吴凯亮面对面谈心,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可吴凯亮不但不热情,反而很不耐烦。

“你们来,也就做做样子、摆摆架子,一抬腿就走了,可俺的困难谁管呀?”吴凯亮冲着尚育兴没好气地说。

吴凯亮的妻子因患癌症去世,不但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好多债务,并且有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初中的两个女儿,都需要花钱。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吴凯亮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根本不相信有谁能帮他渡过这个难关。

“老哥哥,您放心,从现在起我就包您这个户,您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您的困难不解决我就不走了。”尚育兴实心实意地说。

“甭说得乜么好听,也甭说大话,俺实际年龄65(1953年生),可身份证上的年龄是56(1962年生),本该领取基本养老金5年了,可再有4年俺才捞着领,整整少领9年,你说俺这不亏死了吗?你先帮俺办办这个身份证吧!”吴凯亮没好气地说。

“……”尚育兴没有说话,起身就走了。

“改身份证年龄”,这本是一句气话,吴凯亮根本就没指望尚育兴能办成,因为已经托了好多人、跑了无数次,一点儿效果也没有,他以为用这句话就把尚育兴气走了。可让吴凯亮没想到的是,尚育兴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起早带晚东蹿西跑地去户籍、找证明,想尽一切办法,竭尽全力为吴凯亮四处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尚育兴终于把吴凯亮的新身份证办下来了,恢复了吴凯亮的实际年龄。吴凯亮拿到新身份证激动地留下了热泪,拉着尚育兴的手说:“大兄弟呀,多亏你了,我可领到养老金了,太感谢了!”

原来看不到头的苦日子,现在有了很大的转机,吴凯亮非常高兴,从心里感激尚育兴,可尚育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看到吴凯亮没有固定收入,小女儿还在上初中需要花钱,生活依然很困难。让吴凯亮外出打工吧,一是他年龄偏大,二是上学的小女儿需要照顾。经过一番思考,尚育兴联系当地的保洁公司,让吴凯亮在村里干保洁员,每月700元的固定收入,生活有了保障,再加上养老保险金、低保金等,他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现在,吴凯亮愧疚地说:“尚老弟的心真好哇!当初我还不相信人家,说些难听的话呛吧人家,可人家一点儿都不在乎,真心实意地帮助俺,让俺这个没有盼头的家好了起来,并且越过越有奔头,尚老弟的大恩大德,俺全家永远忘不了哇!”

扶贫先交心。尚育兴用实际行动,让贫困户看到了共产党的干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真心,从而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扶贫先扶志。赵宝光则是用诚心感动了贫困户,让失去生活信心的贫困户树起了信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明集乡党委书记张俊发调走以后,接任党委书记的赵宝光同时接过了张俊发负责的贫困户的帮扶工作,与贫困户实现了无缝隙对接。

辛兰宾,赵宝光的帮扶“责任户”之一,北张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56岁,长期一个人生活,一天到晚不出门,精神萎靡不振,并且与三条狗住在一起,屋内既乱又脏,气味难闻,完全失去了正常的生活信念和信心。当第一次见到辛兰宾时,扶贫心切的赵宝光说:“辛大哥,免费送给你个瓜菜大棚,种子、育苗、防病治虫都不用你花钱,你只管种植、管理,销路算我的,收入全归你自己,行不行啊?咱身强力壮的可不能光靠街坊们送点儿吃的生活呀。”辛兰宾却说:“白送给我,我也不要,你看我这个样子的还能种大棚?弄坏咋办呀?反正我就一个人,大伙们送点儿吃的给我就挺好啊,我用不着受那个累呀!”

听了辛兰宾的话,赵宝光立即组织帮扶责任人召开“进一步认识脱贫攻坚难点”专题会议,他指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愿受穷!他强调,脱贫攻坚战的难点,不是“帮贫困户从经济上富起来”,而是“帮贫困户从思想上站起来”。

再次来到辛兰宾家里,赵宝光只字不提种大棚的事儿,而是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帮助辛兰宾拾掇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三天,直到干干净净、亮亮堂堂。辛兰宾非常感动,他逢人就自豪地说:“别看赵书记官那么大,可他是俺的亲兄弟啊。”赵宝光趁热打铁,鼓励辛兰宾种植大棚瓜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好生活。

赵宝光的诚心,让辛兰宾非常感动;赵宝光掏心窝子的劝说,让辛兰宾无法拒绝。辛兰宾心里明白:人家赵书记苦口婆心地和咱说这些,是为咱好哇。于是,他怯生生地说:“要不,我、我试试?”就是辛兰宾的这个很不踏实的“我试试”,让赵宝光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他立马拽着辛兰宾来到大棚,整畦、浇水、育苗。后来在管理、采摘、销售中遇到的问题,都是赵宝光帮着及时解决,辛兰宾打心眼里感激:“俺一年种两季哈密瓜,赵书记给俺联系往外卖,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块钱哪,这收入过去俺是连想都不敢想啊,真是多亏里赵书记啦!”

在明集乡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当中,有尚育兴年龄那么大的,也有郑彤飞年龄那么小的。

郑彤飞,1994年生,2017年大学毕业,现任明集乡团委书记。她刚刚加入脱贫攻坚队伍的时候,只有24岁。当郑彤飞来到北张村走进贫困户家中的时候,她所负责的那几家贫困户全都不满意,有的干脆提出要换个帮扶责任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让个小孩儿来帮俺脱贫,还是个女孩儿,也太应付事儿了吧,她知道啥?她懂得啥?她能干啥?”

让北张村的贫困户没想到的是,一年以后,他们对郑彤飞刮目相看;两年以后,他们争着抢着请郑彤飞制订生产计划;三年以后,他们在郑彤飞这个小女孩儿的帮助下脱贫致富!

别看郑彤飞年龄小,可她有文化、有知识,在帮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北张村规划了农业示范园,建起了20个蔬菜大棚,免费给贫困户种。刚开始的时候,大棚里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亩收入四五千块钱,贫困户很知足。可郑彤飞觉得不行,她从网上看到大棚种植哈密瓜,亩收入都在四五万块钱。可当劝说这些贫困户种植哈密瓜赚大钱的时候,他们都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说是没见过,不敢种。郑彤飞就找到了自己的帮扶“责任户”崔金民,让他带个头。崔金民曾经在别村的高温大棚里打过工,有一定的大棚管理经验,愿意种植哈密瓜,但他怕种出来卖不出去。郑彤飞说,你只管种,我来帮你卖。

郑彤飞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崔金民种植的哈密瓜还没成熟,她就在“朋友圈”里做“广告”,向亲戚朋友推销。哈密瓜刚一成熟,她就开着自己的小轿车给订购的客户送瓜上门。崔金民的哈密瓜熟一个,郑彤飞就帮他卖一个,个个卖了个好价钱,客户也在第一时间吃到了最鲜亮的哈密瓜,得到了赞誉,赢得了回头客,为下一季种植哈密瓜储存了销售实力。

起早带晚,加班加点,郑彤飞虽然挺累,但她心里高兴,因为这一季哈密瓜的收入,比种蔬菜翻了好几倍。

数着大把的票子,崔金民更高兴,他又承包了3个大棚,准备全部种上哈密瓜,彻底摆脱贫困,走上致富康庄大道。

看到崔金民种植哈密瓜发了财,那些没有种植哈密瓜的户也感到很高兴。他们找到郑彤飞纷纷要求种植哈密瓜,同时要求郑彤飞也帮他们卖瓜。

郑彤飞爽爽快快地满口答应。

不负辛勤耕耘,又到瓜熟季节,北张村贫困户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好像看到那大把大把的票子在向自己招手。

可郑彤飞却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这么多的哈密瓜,光靠自己的小轿车运销,何堪重负?于是,她一方面组织哈密瓜种植户进行培训,准备开展采摘活动;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进行“带货”直播。仅瓜熟开摘的第一个下午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就销售哈密瓜500多公斤,西瓜150多公斤。更为可喜的是,打开了网上销售渠道,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的销售。

在北张村,一提起郑彤飞,乡亲们人人赞不绝口。曾经的贫困户崔金民说:“小郑这闺女心真好啊,俺亏里她了,全村的贫困户都亏里她了。可她还是个孩子呀,为俺操了那么多的心、出了那么大的力,连男朋友都顾不上找,俺真是心疼啊!”

在明集乡,贫困户们异口同声地说:“帮俺老百姓脱贫致富,这些扶贫干部是真用心啊!”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明集乡党委乡政府更是“用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明集乡党委乡政府专门召开联席会议,用心物色“扶贫办公室主任”。大家集思广益,反复对比,最后选中了年近50岁的女干部王文芳。

这么重要的岗位,责任这么大,担子这么重,为什么选一名年龄偏大的女同志呢?明集乡党委书记赵宝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因为王文芳同志对党真心、对群众热心、干工作用心、工作始终精心。”

在明集采访,让我切身感受到: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74颗滚烫的心,心心心系贫困户。

马志强同志的细心,闫建敏同志的热心,石波同志的爱心……心心感动着贫困户,也感动着我的心。

我感慨地说:“从党委、政府到机关干部,真是都太有心了。”

王文芳说:“帮贫扶困,全面投入,光有心还不行,还要有情。”

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74份火热的情,情情情现鱼水情。

35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段难舍的情,情情情念帮扶情。

3年脱贫攻坚,1000多个日日夜夜,明集乡的74名帮扶责任人与全乡35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天都在上演着“鱼水情深”的“情感大戏”。

在明集乡,有一位帮扶责任人叫孟凡涛,是综治办公室负责人,他帮扶的贫困户都说:“孟凡涛和俺非亲非故,却有着比亲情还亲的浓浓亲情。”可不幸的是,2020年2月16日,孟凡涛倒在了防疫一线岗位上,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40岁,被评为“山东省抗疫先进个人”。我们看到,在孟凡涛遗留下来的书柜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等书籍,都被他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有的书页已经被翻得磨损破旧。透过这些书籍,我们看到了孟凡涛为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所倾注的那一片情。

孟凡涛殉职以后,王德磊接任了综治办公室负责人一职,他以孟凡涛为榜样,把贫困户家里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倾注一腔热情,竭尽个人全力,力求做得更好。

西堤东村村民张子堂,是王德磊帮扶“责任户”之一。本来,张子堂夫妇有两个女儿,一家四口过着挺幸福的日子。可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秋天,张子堂的大女儿被确诊为“红斑狼疮”,2019年病情加重,做了高位截瘫手术。张子堂看看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大女儿,看看正在上大学的小女儿,再想想欠下亲戚朋友那十几万元的医疗费,他觉得日子没有了一点儿盼头儿。针对张子堂一家的情况,王德磊立即汇报到乡扶贫办,开辟绿色通道,对接低保政策,联系特惠保险申报住院费用报销,联系残联为张子堂的大女儿申办了残疾证,申请了康复床。经村两委民主评议,为其办理了扶贫项目收益和大病救助资金近万元。为了保证张子堂一家的正常生活,王德磊与村两委协商,将张子堂安排为村保洁员,每月700元的报酬,家庭生活有了固定收入。紧接着,王德磊又与县直帮扶人一同为张子堂的小女儿联系就业单位,被东营市某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录用,解除了张子堂的后顾之忧。

在王德磊的倾情帮扶下,张子堂一家4口人有两口人实现了就业,家庭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由政策“输血”型扶贫向自我“造血”型脱贫转变,让张子堂有了过日子的信心,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张子堂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说:“德磊兄弟对俺的那个情、那个义啊,简直没法儿说啊!去年台风‘利奇马’来的时候,他一直惦记着俺那房子漏雨,可他母亲正住院做手术,(他母亲)刚做完手术,他就从乡扶贫办申请了2700元的房屋维修基金,来给俺修好了房子,他真是比俺的亲人还亲啊!”

倾注真情,收获亲情,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在王王村,有一对贫困老夫妻,男的叫王贞明,女的叫宋连芬。尽管因身体残疾造成贫困,但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已经脱离了贫困,过上了吃不愁穿不愁的好日子。可王贞明老人不幸突然离世,宋连芬一下子没有了生活中依靠的老伴,情绪非常低落,连饭都不想吃。帮扶责任人王文芳就把宋连芬放到了心上,经常去看望老人,尽量多待一会儿,和老人聊聊天,拉拉家常。老人本来喜欢喝茉莉花茶,可了解到喝红茶对老人的胃寒有好处,王文芳就给老人送去金骏眉红茶,让老人喜欢上了喝红茶。有一次老人感冒了,想吃烧鸡,王文芳就去最有名的专卖店买来烧鸡给老人送去。在陈庄镇工作的丈夫托人买来的烟台大苹果,王文芳挑最大、最红的给老人送去。老人逢人就说:“俺闺女的脾气好哇,给俺买的东西是最好的,和俺闺女在一起俺最开心。”全村人听了都为宋连芬老人感到高兴。

一年以后,同是王王村的贫困户刘大宝的丈夫也突然离世,刘大宝悲痛万分。帮扶责任人李艳艳介绍说,刘大宝的老伴去世,两个人的家庭一下子变为一个人,这个打击让她受不了。当时我就想到,我父亲也是突然去世,撇下母亲一个人生活,每当看见母亲的孤单就让我想起刘大宝的孤单,我就经常去看望和开导刘大宝老人,有时候带上饭和老人一起吃,老人很高兴。特别是每逢过节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这是孤独人最思念亲人的时候,我就一定来到刘大宝老人身边,和她说说话,谈谈心,不断讲述我母亲的故事,很快让老人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现在,王文芳和李艳艳不管谁是谁的“责任户”、谁是谁的“责任人”,谁有空谁就去看望两位老人,还经常把两位老人叫到一起聊天、看电视,让两位孤独老人成为生活中相互沟通、相互依托的伙伴儿,暗淡的生活有了光亮,老人脸上有了笑容。

名著名言:幸福的家庭大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可是,您见过这样不幸的家庭吗?妻子为逃避丈夫家暴,竟然去偷三轮车想进监狱一躲清静。

这个家庭就是明集乡的一个重点贫困户。这个户一对中年夫妇,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男人脚有残疾,不能干重活,整天以酒浇愁,喝了酒以后就打老婆,常年如此,屡教不改,老婆不但有离婚的念头,甚至想死的念头都有。有一次,丈夫喝了酒又打老婆,老婆就跑到街上偷了一辆三轮车,进了派出所,要求坐监狱。

村干部和街坊们都说,这个家庭没救了,不值得同情。可王文芳却说,帮扶,一个也不能少,啥样的也不能放弃。王文芳协调司法所的司法干警和派出所的公安民警走进这个家庭,从法律的角度讲明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这个男人的思想转过弯来,保证不喝酒了,开始走出去挣钱养家。姐姐看到弟弟的转变非常高兴,因为弟弟早就有驾驶执照,姐姐就送给弟弟一辆车跑出租,既让弟弟有了正儿八经的事儿干,又能让开车限制弟弟喝酒。王文芳联系有关部门,落实了教育扶贫政策,他两个女儿上学的费用全免,还享受国家的各种教育补贴。王文芳又四处奔走,给他老婆找了个合适的工作,虽然报酬低点儿,但适合她干,她很高兴。王文芳协调住建部门对他家的房屋进行了改造和修缮,为其购买添置了家具,生活环境焕然一新,两个女儿非常高兴。就这样,一个眼看着就要破碎的家庭走上了正轨,走出了贫困。

脱贫攻坚,帮贫扶困,行的是春风,洒的是春雨。在明集乡采访,走进贫困户家中,看不到一个愁眉苦脸,人人喜笑颜开,根本看不到贫困的影子,甚至无法将面前的这个家庭和原来的贫困联系在一起。看到的是丰衣足食,听到的是感谢感恩。

“真是多亏里帮扶干部了,没有他俺是过不上这么好的日子啊!”

“现在的干部真好哇,政府真好,共产党真好!”

“……”

听着老百姓的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我的内心非常感动。可当我跟随明集乡武装部部长崔东升走进南二村“看”到贫困户刘秀农那没有声音的发自肺腑的感激“话语”时,我的感动一下子升级,两眼模糊,热泪盈眶。

刘秀农,女,今年65岁,因患脑血栓,不但导致家庭贫困,而且造成身体残疾,不能行走,不能说话,整天躺在炕上,心情非常烦躁。针对老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的特点,崔东升安心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向老人讲明白党的扶贫政策和对残疾人的照顾政策,让老人心里有了盼头;向老人说清楚“我就是您的帮扶责任人,有困难我帮您解决”,让老人心里有了依靠。崔东升又到残联部门申请了一架轮椅,让老人从炕上下来,在屋里进行锻炼康复,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老人的心情好了,身体也就越来越好。崔东升有空就往老人这里跑,给老人买水果、火腿肠、食用油等,亲亲热热地和老人聊天,老人高兴得不得了,过去一直愁容满面的脸上,现在整天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当我跟在崔东升后面走进刘秀农老人家里的时候,老人正在看电视。一看见崔东升,老人立即回过身来,咧开大嘴笑着,向崔东升招手。看到我进来,老人两眼看着我,用手指指房子、指指桌子、指指电视机、指指锅碗瓢盆、指指轮椅,再指指崔东升,然后抓起崔东升的一只手,紧紧地贴到自己的脸上摩擦着,眯起双眼,孩子般开心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此情此景,胜过千言万语!

在明集采访,让我切身感受到:74名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74份火热的情,情情情系贫困人。

刘艳玲同志的真情,崔明霞同志的亲情,张姗姗同志的倾情……情情感动着贫困户,也震撼着我的心。

我激动地说:“你们的真情帮扶、帮扶真情,真的是感动了贫困户的心灵啊!”

王文芳说:“脱贫攻坚,集中力量,防止返贫,任重道远,光有心、有情还不行,还要有根。”

38个村党支部,明集乡党组织的根,与县委市委省委直至中央,根根相通。

38个村党支部书记,明集乡群众依靠的根,与脱贫致富奔小康,根根相连。

明集乡的村党支部书记,不在全乡74个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之列。但是,每个村党支部都是脱贫攻坚的堡垒,每个党支部成员都是本村脱贫攻坚的帮扶责任人,每个党支部书记都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

王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将全村的脱贫攻坚任务都详细分解到了5名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并且把帮助那些女贫困户打扫卫生、洗衣服和床单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妻子,成为王春最得力的帮扶“志愿者”。

来到王王村,走进贫困户家中,我们听到了王春帮助破罐子破摔的光棍贫困户王瑞峰脱贫致富的故事。

王瑞峰,今年57岁,光棍一人,自己吃饱了全家人不饿,整天不干活,破罐子破摔,街坊们送点儿啥他就吃点啥,屋里窝窝囊囊,身上脏兮兮的,不像个人样。王春找他谈心,劝他干点事儿,挣点钱,等老了干不动活了,也好有点积蓄养老。王瑞峰却说:“你说干啥不也得有个本钱啊?我一分钱也没有,能干啥呢?你能给我找个不用本钱就能赚钱的事儿我保准去干。”

“真的呀?”王春追问。

“真的。”王瑞峰回答。

“好,你等着。”王春说着就回家把自家的脚蹬三轮车骑来对王瑞峰说:“这辆三轮车就归你了,你骑着它,顺着路、围着村拾废塑料袋、塑料布、塑料壶,到废品收购站去卖,保准一天的生活费用不了。”

王瑞峰没想到,他捡了半天时间的废品竟然卖了10块钱,第二天卖了30块钱。一年下来,除去吃喝(隔三岔五喝杯散酒,吃个猪蹄儿)和买衣服,还攒了500多块钱。王春就用这些钱帮他买了两只母山羊顺手牵着放,一年繁殖小羊羔收入好几千元。王瑞峰手里的钱多了,王春就又帮他种了5亩棉花,一下子收入10000多块钱!王瑞峰拿着这10000多块钱在屋里转悠,往这里放放——不行,往那里放放——也不行,一晚上没睡着觉。天刚亮,他就叫开了王春的门,让王春给保存着这些钱。王春就和他来到明集乡信用社,办了一张卡,把钱存到里面,他才放了心。

今年3月份的一天,村里的大喇叭里号召全体村民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自愿捐款。全村人谁也没想到,王瑞峰来得最早,第一个往“捐款箱”里投了200块钱。

现在,王王村这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不仅经济收入高了,而且家庭面貌大大改观,住房宽敞了,院子美丽了。让人更为欣喜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个个精神昂扬,人人喜笑颜开,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景象。

东堤三村,原来的穷村,现在的富村,全乡发展蔬菜大棚的先进村,最早整体脱贫的样板村。

从1993年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彬就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当时群众见都没见过大棚,都不敢种,张洪彬就带领群众到寿光三元朱村参观;建大棚没有钱,张洪彬就为群众申请小额贷款;种大棚没有技术,张洪彬就到农技部门请来技术员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洪彬的努力下,1993年冬天,东堤三村的第一批大棚蔬菜喜获丰收。在这严寒季节,翠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吸引了大量顾客;大把大把的票子,塞满了菜农的腰包,贫穷的东堤三村一下子富了,出名啦。

从1993年开始,东堤三村的大棚,数量年年增加,档次年年优化,收入年年提高,到2017年,全村仅有两户贫困户。

一户是任传志,今年65岁,因妻子聋哑,夫妻俩年龄偏大,只能种植常规农田,收入较低。为帮助任传志脱贫,张洪彬联系西堤东村的一个养猪大户,让任传志夫妻俩去喂猪,每年报酬30000元,当年脱贫。

再一户是张爱国,今年52岁,因儿子智障残疾寻医求药导致贫穷,没有本钱种植大棚,收入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张洪彬首先帮助张爱国建起了一个大棚,派两个技术员对张爱国夫妇一对一进行辅导,当年大棚丰收。第二年,张洪彬又帮助张爱国建起一个大棚,年底总收入超过了10万元,实现了当年脱贫,再年致富。

2019年,东堤三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7000元,高出全乡平均水平10000元。乡亲们都说:“多亏了洪彬啊,是他帮俺拔掉了穷根,扎下了富根啊。”

东望参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东,好动脑筋,善于思考,他敢于抓住“不利机遇”,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让坏事变为好事。

这事儿啊,还得从明集乡的历史说起。明集乡早在先秦时期属齐国海疆,居民以熬盐、织布为业。据传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在古窑洞里制盐器,妻子织布,相依为命。他们勤劳的精神感动了天上的织女,赠给妻子十八把金梭,一把金锁一个织布的技法。从此,妻子织出了精美的七彩布匹,过上了“你织布来我熬盐,七彩霓霞布满天”的美好生活。随着海洋的退却变迁,制盐业消失,纺织业却兴盛起来,古老的织布工艺也伴随着一个美丽传说辈辈传承下来,东望参村就有一些农户还保留和使用着老纺车、老织布机。

东望参村有一个贫困户叫孙光叶,她在自己家里用老纺车纺线、用老织布机织土布床单,然后到集市上去卖,很受欢迎,收入很可观,已脱贫。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闭了集市,孙光叶积压了好几大摞土布床单卖不出去,她就让村支书王志东帮她想想办法把床单卖出去。

王志东看到这个情况,灵机一动,趁着疫情期间人们不能出去这一“机会”,成立了“古窑十八梭土布手工纺织合作社”,把村里的妇女们集中起来,大批量生产手工纺织土布床上用品,让“古窑十八梭”这一传统织布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让承载着浓郁乡愁的老土布走向了产业化。

“合作社成立以后,第一批就有10名技术好手报名入社,一期工程上了10台织布机,一家网上淘宝店开业,有几个微商也参与进来,形势很好,大家信心很足。”王志东介绍说。

“俺是合作社的第一个社员,耽误不了接送孙子上学一天也能挣个百八十块钱,现在我已经带了好几个徒弟了。”孙光叶高兴地说。

在织布车间,我看到了东望参村的“古窑十八梭”工艺,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幻化出的几十种上百种色线,交织出无穷无尽的几何图案,千变万化,如霞似锦,就像海市蜃楼那样好看。我还看到了他们以十八种技法、七种主色为纲开发出的各种风格、不同气质的土布产品,有粗朴豪放的,有精致时尚的,还有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

现在,在东望参的“古窑十八梭土布手工纺织合作社”里,每个社员每天能织二十来米布,能挣一二百块钱的工钱,还有外村的3个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更为可喜的是,他们打响了文化品牌,让老土布走向了高端新市场,用传统古梭织出了多姿多彩的新生活。

在明集采访,让我切身感受到:明集乡的38个村党支部、38个支部书记,是党组织的根,是群众脱贫的根,是致富的根,是奔小康的根。

北张村,发展大棚产业,引导群众走上致富路;马四村,发展水稻种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王王村,发展畜禽养殖基地,建立扶贫基金,不但帮助贫困户有效脱贫,并且为预防返贫建立了有效之策……这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全乡38个村,村村靶向扶贫,精准施策,帮贫困户拔掉了穷根;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为群众栽下了富根,铺平了通往小康的康庄大道。

脱贫攻坚,轰轰烈烈,气势磅礴,以雷霆万钧之势向贫困宣战。

脱贫致富,似煦煦春风,像沥沥春雨,温暖滋润着贫困户的心田。

为了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扎深扎牢,明集乡投入496.9万元建设了14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全流程精准管理,运行良好,管护有力,持续收益,按程序向贫困户进行分配,已分配80.2万元。为贫困户设置公益岗位12个,聘用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担任村级保洁员。对特殊群体靶向施策,扎实推进孝善养老和“老病残”认定工作,全面落实“雨露计划”、特惠保险、富民农户贷等;为全乡“无儿无女”的13户贫困老人发放生活物资;建立微信群,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累计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残疾人器械21人、硬化户内道路3800米、政府购买服务17户、发放孝善金64.8万元、住房改造78户、新安装自来水管7户、改善人居环境13户、居民医疗保险233户、特惠保险233户、雨露计划24人……各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打造新型产业合作体,达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的。目前,全乡共有大棚236个、313亩,畜禽养殖户165户,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益的良好局面。截至2020年9月底,全乡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15021元,其中,人均收入10000~20000元的145户,20000~30000元的40户,30000元以上的4户。

明集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